保护地蔬菜的病虫害防治


蔬菜保护地是利用人工防护设施封闭当地蔬菜生产环境的土地。例如日光温室、塑料温室、地膜、拱棚等都属于这一类。蔬菜保护区具有隔离外界恶劣天气影响的功能,可常年提供新鲜蔬菜。但由于蔬菜保护地具有高温、高湿、透气性差的特点,病虫害也比较严重。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呢?

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勇博士表示,一般来说,在保护区生产中,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合保护区的品种,比如优良的品种。抗病、抗虫品种;其次,要合理使用肥料,特别是追施肥料。应尽量减少农家肥和有机肥的使用,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,特别是氮肥和硝态氮肥的使用。

防治保护区内蔬菜病虫害,首先应种植一些实力较强的蔬菜品种。张志勇说,植物只有生长旺盛,才能抵御病虫害的侵袭,减少农药的使用。保护区蔬菜病虫害防治应采取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方针。

引进种子时要进行植物检疫,防止危险病虫害随蔬菜种苗传入田间。引进的种子必须经过消毒;必须根据当地生产条件、生产季节、栽培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。抗病虫害的品种;及时深耕土地,清理田地,也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;每三年或更长时间轮换不同家庭的蔬菜,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;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既可以提高保护区内蔬菜的品质,又可以提高产量,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,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。由于大多数病原菌和害虫都能在土壤中越冬,因此蔬菜保护区最好不要使用旧苗床育苗。最好采用营养钵、无土栽培、或换土育苗;对于瓜类枯萎病等难以防治的病害,可通过嫁接防治茄子黄萎病。比如用南瓜为砧木嫁接黄瓜,用西红柿为砧木嫁接茄子,都是很好的方法。

张志勇说,在保护区种植蔬菜时,要尽量调整栽培环境,特别是浇水、温度控制、湿度控制。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。

控制湿度可采用膜下隐灌、渗灌、滴灌等方法。控制温度可采取通风、封闭棚等方法。另外,对于保护区内的蔬菜生产来说,由于空间有限、密闭性强,农药不易挥发。因此,在选择农药时,一定要选择低毒、低残留的农药。保护区内多种蔬菜病害同时发生时,不得无原则混用农药。虽然混合农药是一种省时、省力、省力的方法,但它要求的条件非常高。如果不了解农药的性质,很容易造成药害或减产。

标签:
  • 蔬菜种植经验
  •  
  • 蔬菜种植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